|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9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0 years, 11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吳庭宇
on April 17, 2013 at 1:46:38 am
 

林文懿,《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讀後心得,許世賢

 

        該文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研究布袋戲:布袋戲的起源、布袋戲與政權統治的關係、資本主義市場如何影響布袋戲。

        依據文獻史料的考證,布袋戲起源於福建泉州的掌中戲,台灣的布袋戲是清朝嘉慶年間自中國大陸傳入的,有來自泉州的「南館布袋戲」、來自於漳州的白字戲仔布袋戲」、來自於潮州的「潮調布袋戲」。早期的布袋戲為「籠底戲」的表演方式,強調戲文的文學性,「籠底戲」以「南曲」為主,觀眾偏向於讀書人;而台灣的布袋戲則與「北曲」結合,較為趣味性。台灣的布袋戲通常可分為源自潮州的「潮調布袋戲」;與南管樂結合,盛行於文人間的「南管布袋戲」;與北管樂結合,盛行於一般民眾間的「北管布袋戲」,而「北管布袋戲」又稱為「亂彈」,故在當時有「豬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之俗諺,可見其盛行於當時。

        布袋戲在戶外必須搭設「彩樓」,並且以「上蓋」為屋頂,以「龍柱」及「花窗架」來支撐。而其故事內容可以分成許多種,例如「扮仙戲」,扮演神仙以行教化;「除煞戲」的用途為避免災害;「歷史戲」則以歷史故事為劇情;「劍俠戲」主要以行俠仗義的故事為主;「倫理劇」多以愛情、親情的故事內容為主。不待戲的角色可以大致分為生末、旦、淨、丑、雜門五大類。布袋戲的觀眾主要有出錢的請主(例如廟的爐主),以及一般社會大眾,由於早期的野台布袋戲主要以酬神為主,所以無論天氣狀況和觀眾多寡,都是不能加以延期的。此外,由於布袋戲班多信仰西秦王爺或者是田都元帥,所以有相關的禁忌,例如信仰西秦王爺的人忌諱「蛇」,信仰田都元帥的人則忌食「螃蟹」。

        一九三○年代為配合皇民化運動,使得布袋戲一度被禁止演出,而到了一九四○年代皇民奉公會的成立,便在布袋戲中加入日本文化色彩,以宣揚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理念,使得布袋戲再度興起。

        到了戰後時期,布袋戲回歸漢人文化色彩,不過到了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嚴格管制人民聚會,因此布袋戲從早期的野台戲演變成內台戲。而當時的布袋戲為了配合政府政策,其劇情內容多與「反共抗俄」息息相關。而到了一九四八年 開始戒嚴之後,群眾聚會更是被政府加以禁止,所以這時候的布袋戲正式的轉變成內台戲。由於內台戲以營利為性質,採販賣門票的方式進行,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入場,所以在舞台的佈置上也就更加地華麗與巨大,而一些注重聲光效果的布袋戲─「金光戲」也就在此一時期出現。

        五○年代隨著電視台的設立,布袋戲也進入了電視節目,甚至到了一九六九年的雲州大儒俠更是風靡一時,不過也因為太過於盛行,遭到不少民眾的反彈,因此布袋戲便轉由錄影帶來發行。在此之後的布袋戲,有的回歸傳統並進入校園,例如「亦宛然」布袋戲團;而有的則是以聲光效果為主並以錄影帶或者是在第四台播放為主。

        目前較具規模的布袋戲企業,有霹靂、天宇、金光。霹靂以錄影帶和自營電視台為其播放管道;天宇則是以錄影帶和他營的電視台為其播放管道;金光則以他營的電視台為其播放管道。霹靂有其自己的電視台與布袋戲製作公司,努力營造其自有的霹靂文化風格以及系列布袋戲作品,其布袋戲口白國、台語夾雜。此外霹靂還塑造戲中的偶像角色,甚而更發展出電玩產品與電影,還有相關的配樂CD以及寫真書籍,有如偶像行銷的方式一般,這已逐漸失去了布袋戲原有的傳統文化內涵。

 


〈民主運動與反對運動的辯證---

兼論余登發的從政背景、政治人格與民主思想〉        讀後心得   謝明道

        「在威權時期,反對運動象徵著對民主政治的一種社會改造力量。然反對運動未必就是民主政治的同義詞,但沒有反對運動絕對就無法稱做民主政治。」作者的論述重點在這一句話中,就已經很清楚的點出來:在台灣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面對外來政權的統治,不論是明鄭、荷蘭、清國、日本及國民黨政權的更迭,台灣內部一直有反政府專制統治的聲音和力量從民間竄出,但這些反對力量並不一定能和民主運動劃上等號。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如果沒有反對運動,就稱不上是民主。反對運動和民主運動中間的辯證,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而作者舉一個台灣民主運動中的要角---余登發的從政生涯言行作為論證的主體。

        余登發之所以能成為台灣民主運動中,重要關鍵時刻的「觸媒」,實在有其特殊政治人格,方能在風雲際會中扮演了反對運動的要角。余登發未踏入政治路之前,從他在鄰里間的海派作風,已可嗅出他對公共事務參與的熱心,以及特殊的草根領袖的特質。加上他有先見之明,低利貸款買了許多田地,二次大戰結束後土地不斷增值,成為大地主之後更有玩政治的雄厚本錢。余登發的政治性格耿直,從事公職或是民意代表,一心為公,對於貪污腐敗之事深痛惡絕,所以不斷累積他在反對運動人士及民間百姓間的政治地位。「無論用之於待人處世,或是從事對抗不公不義的政治運動,追求民主政治,唯一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方法,也是最終的目的──追求公義、人權、道德的社會與國家。」

        當歷史發展到反對運動風起雲湧的階段的時候,國民黨知道如果這個浪潮沒有壓下去的話,政權不保之日則不遠矣。所以在1979年羅織罪名將余登發父子抓入牢內,沒想到歷史浪潮之下,任何抵抗都是枉然的。為了聲援余氏父子所上演的橋頭示威,像是敲響國民黨政權喪鐘的第一記聲響。國民黨萬萬沒想到,抓了個余登發父子,來了個美麗島事件。人民前仆後繼為追求民主化的行動,已是國民黨政府無法阻擋的歷史巨輪。

 


〈民主經驗與民主價值-兩個世代台灣大學生之比較〉 讀後心得 吳庭宇

 

       一直以來,社會普遍將民主的價值視為一個社會能否順利完成民主轉型的前提。不過可能忽略的是,西方的民主概念是自數千年以來孕育茁壯而成的,這樣的概念置放在數百年來有著殖民主義入侵的亞洲或其他非西方地區,人民是否普遍的能運用?而當權者又是否擺脫過去王室、軍事的極權統治,願意把權力下放到人民身勝共存共榮呢?

 

      以台灣而言,民主化歷程直到1987年宣布「解嚴」,言論、結社等人權自由逐步開放,1990年代晚期的寧靜革命,以及2000年政黨輪替,民主自由的美好似乎萌芽在公民心中,逐步實現,也因此被視為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一個成功的典範。若細分台灣的民主轉型過程,可視為威權時期、轉型期與民主時期三階段,民眾在這三階段的政治經驗明顯不同,其民主價值之程度也會有所差異。此外,尤須注意的是,民主經驗雖可能有助於提升民主價值,然而在第三世界,我們更應該留意政治轉型後民主經驗造成的負面影響。究竟「民主」、「自由」的價值是否如同和西方概念相同?而隨著全球化、資本主義、後殖民主義遺緒等因素,是否造成民主價值的變形?

 

      本文比較成長在不同民主轉型階段兩個時代的民主價值,其中年長世代大學生(出生於1967-1972)在成長過程中是逢經歷台灣由威權導向民主的轉捩點,年輕世代大學生(出生於1990年代中期)的則是步入台灣民主化後持續變遷與調整的階段。政治世代的顯現與世代間的差異,是由劇烈的政治與社會變遷所造成。研究結果發現,年長世代在青春期經歷由威權轉型至民主的階段,相較而言,年輕時代在同一時期則處於民主階段。隨著民主進程,越年輕世代較早對民主有所認知,也容易讓人誤解其容易有動的民主價值。藉由量化分析後的結果,發現與既有文獻之預期相反,年輕一輩反而比年長世代大學生為低。需要討論的是,年長世代大學生身處台灣民主轉型關鍵期,或多或少也參與相關社會運動,且有交多機或吸收民主價值的訊息,反而比年輕世代大學生有較高程度的民主價值。

 

      或許我們可從這結果去衍伸思考,難道現在這樣的民主社會是公民所嚮往的嗎?抑或是對西方民主概念理解後的再詮釋?那我們又如何去培養、深化年輕一輩的加值觀?如同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言:人是離不開政治的動物。多數年輕人因為政治黨同伐異,對政治議題反感,進而漸忽略公共事務的參與,反而將自由視為基本的資本。實際上,自由在受中華文化脈絡影響下的國家中,是實得不易爭取來的,公民在社會上行駛的各種權力,也是需有自由的基礎才能發揮。如何改變現狀,讓關心整體政治、社會等公眾議題,成為公民的目標,是迫切的事實,也是台灣要成就未來命運的關鍵。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