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0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0 years, 12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吳庭宇
on April 23, 2013 at 12:12:35 am
 

〈從70年代台灣舞蹈場域的形構探討雲門舞集創生的機制〉讀後心得 吳庭宇

       1970年代的台灣正逢一個社會巨變的階段:外交情勢上如同亞細亞的孤兒、經濟上工商業蓬勃發展、青年知識分子發起改革活動、蔣經國啟用台籍青年標舉「台灣化」。這個年代充滿反思、改革、創新的思維,尋求自我認同與定位也成為主要訴求,「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的口號也應運而生。

 

       其實在林懷民之前,戰後台灣已孕育出一批優秀的舞蹈家,包含劉鳳學、蔡瑞月、李彩娥等人。劉鳳學來台後,早期因應國家所提倡的少數民族競賽,創作了具反共思想與少數民族風情的舞蹈,1960年代末期成立現代舞研究中心,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創作「中國現代舞」,並於1976年成立「新古典」舞團;蔡瑞月於日本時代已向日本現代舞先驅石井漠習舞,然而為迎合1950、1960年代的政策,無法盡情發揮,再加上其敏感的政治身分,使得其舞作貼於一般與官方的偏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的崛起,其實並非一枝獨秀,這與當時後政府民族舞蹈競賽的調整,以及國外舞蹈界人士來台演出刺激下,加上70年代現代舞謂為風潮,取代過去只重目的,忽略舞蹈風格的氛圍。而林懷民「雲門舞集」之所以成功,光芒甚至於超越戰後第一代舞者,本文提出兩點原因:首先,林懷民的生長背景以及早年在文壇上建立的名望人脈是關鍵;其次,雲門舞集對表演藝術規範的重建,改變舞蹈表演的位階。

 

       在今年二月,林懷民獲得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是第一位非於歐美地區工作的編舞家首度獲獎。而雲門舞碼的轉變,基本上依循其在台灣這個中國移民社會追尋文化認同的軌跡,從早期結合中國故事題材,到添加台灣在地草根性元素,以及因應國外巡演和國內政治社會文化生態變遷,作品的社會批判逐漸淡化,轉往舞作之美感經驗與冥想特質。雲門在四十年前開啟舞蹈界的異域,而現在卻蔚為舞蹈界的主流,而在「英雄造時勢 時勢造英雄」之下,是否也讓我們反思,在宏觀視角下整個台灣舞蹈發展史的大脈絡與政治社會情勢背景的相互影響,以及在這股風潮下,其他較具殊異性、地方性的特殊文化是否存在,以及如何保存傳承。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