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4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0 years, 9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吳庭宇
on June 30, 2013 at 9:37:56 pm
 

何明修,從人本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的政策回應〉          讀後心得                                     謝明道

 

        1987年解嚴之後,台灣的教育制度也被要求鬆綁、改革。然而,從1994年的四一教改勢力大集結之後,台灣的教育改革進入一段崎嶇、意料之外的轉折變化過程。教改在十年之間的改革路程,一開始包山包海的容納了各方的教育改革意見,卻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意外的走向新自由主義的路線,以至於現在的科技大學林立、高學歷高失業率、高等教育學費居高不下、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的社會不正義等弊病。本篇文章試圖還原教改的歷程,以釐清台灣的教育改革如何從原本呼籲教育鬆綁,具備全民高度共識的社會改革運動,到後來卻又遭遇強烈的反教改聲浪,淪為千夫所指的「亂象」的可能原因?

        本文指出教改運動一開始為了擴大支持面,採納各方意見,並沒有意識到其實教育市場化和社會正義是相互衝突的理念。後來教改路線修正的時候,社會正義的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幼兒券的小惠,卻彌補不了高等教育不斷高漲的學費缺口。而教改口號到政策的過程,過於偏重專家學者的「專業分工」,導致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主導定案,而決定了「鬆綁路線」。最後又有官僚體系的收編,使得教改的政見被選擇性的落實,政府付出的成本最低,改革的成效也無法符合原本的期待,卻已經無力回天。

        台灣的教育被民主化的浪潮帶著走,卻在不斷試驗的過程中,犧牲了莘莘學子成為教育的「白老鼠」。然而,教育應該是百年大計,不是教育官員、專家的實驗室,如何把台灣的教育改革的有主體性、前瞻性、公平性、可行性,值得大家共同來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或許參考外國的教育制度是可行的辦法,但教育制度要如何改得適合台灣的本土文化精神,讓台灣的教育可以保留、發揚本土精神,則更值得有心人士一起努力。

 


熊培伶,〈誰的古早味?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分析〉,讀後心得    許世賢

 

        本文主要在探討台灣的古早味,文中所認定的古早味指的是戰後初期1945年至1990年代,而其主要是在從臺灣的古早味裡來引出鄉愁、懷舊的情感。作者認為從飲食文學裡,最能體現各種飲食的內涵,所以作者便藉由飲食文學來尋找台灣的古早味。

        台灣早期的鄉愁主要指的是對於大陸的思念情感,然而隨著遷臺日久,台灣的鄉愁已經逐漸轉變成為單純的戀舊為主,因而近年來在飲食上有許多復古風的出現。

        談到「飲食文化」,這與生活背景、傳統的約束、同地區其它飲食系統、食材與烹飪器具的改變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臺灣的古早味與台灣的早期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說是在追尋台灣古早味,其實就是在緬懷當年的生活回憶。而對於古早味的情感,也往往與母親的回憶混雜在一起。

        台灣早期的美食家,往往擁有相關的家學淵源或者是生活背景。所以天生的美食家,除了其自身的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個人品味。而美食評論家所介紹的菜餚,其實也暗含著各種階級意識,所以才有平民小吃與高級菜餚之分,這往往源於其自身階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誰的古早味?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分析〉讀後心得,林家丞

 

「是建構的想像的還是真實的古早味?」文中以一句話帶出古早味的想像意涵,現在走到街道中,四處充斥著古早味的招牌,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古早味?誰不是?這個問題消費者不會知道,只能讓店家捫心自問。

臺灣文化的現象,只要出現一個從來沒出現過的東西。而吸引大眾的注目之後,這一個特殊的東西就再也不特殊了,因為會四處林立相同的事物,而民眾也很少甚至幾乎不去深入探討到底打著古早味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是正統的。

所以所謂古早為到底是建構出來的想像還是真實的存在呢?筆者認為古早味真實存在,在臺灣經歷一連串的現代畫建設之後,引進新的飲食文化,甚至為了節省人事、物料成本,使用不正當的原料來處理生產出來的食物,以致於臺灣人吃下了十幾年的毒,這其中也導致台灣人洗腎的機率提升許多。

既然古早味真實存在過,也代表他曾沒落,時帶語環境發展到一個地步後,會一股腦的走向歷史的懷抱,也會想起被人們遺忘的人事物,於是建構的想像中的古早味就誕生了,人們再不斷追求科技的生活裡,難免不回頭觀看過去的社會,就像長大離開家的小孩在外面打拼多年,還是會奢望回到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裡,或許建構的古早味才是代表回憶與懷舊裡的社會印象,而真實存在只不過是種象徵性,代表這樣的古早味不曾離開社會文化的具體表現罷了。

 


 楊婷棋〈從民間菜餚分析台灣北客家菜飲食特色〉讀後心得吳庭宇

客家菜餚以油、鹹、香著稱,其背後富含的是客家人的飲食文化和生活價值觀,與其三百多年前來台生活所面臨的居住環境、物資缺乏、經濟情況有所相關。其特色是重內容、輕形式,多以炒、煮、蒸烹調方式為主,食材義秉持不浪費原則,故肉類各部位皆可妥善運用。

 

文中舉了實際例子來解釋客家菜餚特色的成因。採豬油料理的原因是基於補充體力,減少慢性病,在者豬油所製作之菜餚較香;「吃重鹹」則是因過去經濟條件較差,調味較鹹菜餚容易下飯;而香味則是採香蔥油、九層塔等香料調味。在客家菜餚中,少見油炸食品的原因,除了大量用油易造成浪費外,客家人也習於將蔬果製成醃漬食品保存食用,或將過多肉品製成「封」或「麴」。另外,客家人特有的節慶打粄文化,將「米」製品發揮淋漓盡致,成為日常點心、敬神祭主之良品。

 

人類的飲食與文明發展息息相關,而飲食相關的領域,如飲食文學、藝術、電影或是電視節目等的型態演變,也成為文明發展的見證,從中窺探出物質、環境資源、烹調技術的革命。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