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0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許世賢 11 years, 9 months ag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課程簡介 

 

01.古典主義 馬偕 李春生 林獻堂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越南新娘的台灣想像與現實差異:以埔里鎮為例〉心得筆記    吳庭宇

 

台灣位居於亞太中心輻輳,朝代更迭,政權轉移,「移民」向來為人口的主要來源。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台灣大致可區分為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此四大族群。自1970年代開始,科技產業革命帶動全球化熱潮,全球性資本主義體系建立,所引發的「跨國移民潮」以及「新國際文化勞力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e Labour, NICL),使各國政府開始面對境內移民所訴求的各種權益,社會層面上,在全球化的媒體情境下,族群自我定位、認同、差異再現以及媒體掌控權的相關議題被重視、審視。在這波浪潮下,台灣產業經濟結構逐漸轉移,男女平權的意識隨著教育普及而提高,致使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的需求及遷入,在近三十年來形成一個「新住民」的群體。其中,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現象的熱烈討論,更是相當晚近的事。

 

在這樣的脈絡下,作者陳佩瑜以南投縣埔里鎮的越南新娘為調查對象,將其在現代性國際遷移理論對個體遷移者經濟動機的分析框架中,探究女性移民原先依附在台灣強勢的經濟環境下(相較於母國越南)的想像下來台,進入到台灣父權社會的結構,所造成的想像衝擊與認同改變。

 

文中提及,越南新娘基於其原生地的歷史背景、經貿往來與社會價值觀,對於台灣/台灣男性產生經濟、性別等想像,例如認為來台灣會過得比較好、台灣男人比較不會打老婆等考量,也有部分越南女性對個人婚姻有較強的自主性,因緣際會認識台灣男子而在一起;而在來台後,進入夫家的「家內式生產樣式」及「性支配場所」,成為「家務勞動」及「生育勞動」者,在生育權、工作權及婆媳關係上,部分於來台前對台灣的想像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這些新移民女性,在台灣結婚生子,落地生根,其第二代也開始逐漸長大成人,對於自我族群認同或是母語文化,也受到台灣社會環境、價值觀等因素而有所影響,綜觀多數文本,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多是嫁給社經地位較不高的男性,居於台灣鄉村城市比例為高。這些外籍配偶在本身以及夫家的弱勢條件下,如何克服文化、語言的藩籬,融合台灣社會,而政府與社會各界打破族群歧視,關懷並接納這群新移民和新台灣之子,塑造一個真正屬於五個族群的「台灣認同」,成為新的目標。以此方向為鵠的,未來亦可深入調查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的認同感,以作為日後社會福利措施與文化政策的制定的衡量點。


 

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憲政改革>讀後心得  謝明道

 

台灣的憲法面臨的問題:j憲法的身分錯亂: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卻拿來完全不同規模、國情的台灣來,硬要套在台灣實施,造成疊床架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切不斷「中國因素」對台灣發展的干擾。k憲法的功能扭曲:「總統制」或「雙首長制」的曖昧不明,國家認同爭議與族群差異所造成的社會分歧或深層矛盾,也使這個結構問題更形惡化。

台灣的族群方面也有三大類問題:j本省/外省k原住民/漢人l閩南人/客家人,歷史的因素造成台灣的多元族群現象。雖然台灣社會的族群差異與國家認同之爭十分嚴重,而且一直在各個社會場域,尤其是政治領域,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但是目前雖然仍未危及憲政運作的基礎,然而長遠來說,卻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與處理的兩個相關的難題。

作者提到:既然族群想像的對立是存在的事實,尊重既有族群文化差異與文化認同,就應該是台灣社會目前需要的憲法原則。另外,年輕一代的國家認同差異愈來愈小,隨著民主化的程度愈鞏固,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差異有可能逐漸平息。

而台灣的原住民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遭到外來族群壓迫的血淚史。原住民在外來政權強勢文化壓迫之下,族群的集體認同逐漸消失。80年代展開的原住民運動則呈現出三大面向:亦即正名運動、還我土地運動以及原住民族自治運動。透過正名還我姓氏、恢復傳統領域等的運動,漸漸找回原住民族的尊嚴及集體的認同感。

個人認為憲法的改革的確是一大工程,如何正視四大族群在台灣社會的歷史糾結,訂定出符合國際人權要求的一部憲法,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台灣第一思想家 李春生〉  讀後心得  許世賢

 

        在該書中提及李春生為臺灣第一位思想家,從該書中對於李春生的研究,發現李春生有關哲學方面的想法多與基督教有極大的關係,無論是規勸民眾不要與基督教為敵,或者是其基督教至上的想法。李春生為了宣揚其基督教信仰,而攻擊中國傳統的儒教思想,一方面要民眾不要敵視基督教,卻又一方面攻擊對方的信仰,真的是頗為矛盾的做法。另外李春生認為科學中只要違背基督教義的皆是邪說,但是他又接受西方列強因科學而強大的事實,這點也是頗為矛盾的地方。此外,李春生還反對達爾文、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理論,但是卻又贊成文明先進之國家可以欺負弱後國家,這裡也是頗為矛盾。還有就是李春生認為西方列強之所以強大之外,除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之外,最重要的是其基督教信仰。信奉基督教之國家就是其強大的原因嗎?這點是值得存疑的。

 

    李春生的思想雖然與基督教神學擁有緊密的關聯性,但是其對於當時政府希望革新之訴求,以及其平時樂善好施的行為,亦是有極大的貢獻。另外李春生曾經參加過「天然足會」,對於當時女性的纏足解放活動以及男女平等觀念之提倡,盡了很大的心力。

 

    李春生在連橫所著作的《台灣通史》的〈貨殖列傳〉裡被列入其中,正如同世人往往只注意到李春生身為著名茶商的身份,而對於其相關的著作有所忽略。雖然現今有關於李春生的思想方面的著作遺留下來的不多,但是從李春生的著作當中,還是可以發現其學習西方文化以進行革新與基督教至上等想法。此外,雖然李春生的著作往往與基督教神學脫離不了關係,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去加以研究與深思的。

 


〈他者不顯影-台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影像〉 讀後心得 林家丞

 

「原住民」一詞,是「原本就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住民」,在台灣有歷史的三百多年以來,原住民從一開始的強盛,到中代的沒落,以及近代的復甦,都顯示這塊土地上的住民佔有大量的歷史蹤跡。

就如同作者所說,對原住民的印象有運動細胞優質、天籟般的歌聲、以及樂觀開朗的性格,也都是我對原住民的印象。而談到電影以及文學的部分,筆者想用兩段來分別敘述:

 

一、電影中的原住民:

小時候在「報告班長」這系列的電影,除了作者提到施孝榮先生所飾演的以外,另外筆者還記得一名(名字不知道)原住民演員,第一次下山當兵,因為山下與山上的生活習慣、環境大不同,也鬧出許多笑話,但從歷史課、以及相關文化課程學習中得知,通常這類的電影都帶有些許的「嘲諷」,在八0年代以前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跟生活習慣是相當不重視的,而漢人從大量遷移台灣以後,擁有高自負的心態,常以低眼角度看原住民,導致原住民在鄭成功來台之後,地位大不俗前,而後又遭遇日治時期大量的皇民化運動,以及抗日活動陸續失敗等,尤其是霧社事件後,原住民更是無從招架,所以對於自身的文化,也漸漸消失,直至90年代後才慢慢有近一步的復甦活動。

而我們看綜藝節目時,常會有主持人對於原住民來賓口語表達之中「的啦、奇怪耶你」這種不符合傳統句法學的結構產生嘻笑進而互動,但同時這也說明原住民常被漢人族群拿來開玩笑的材料之一;而後因原住民藝人的反動,才在節目上漸漸看不到這樣的畫面。

近年爆紅的「賽讀克巴萊」,更是將原住民的文化推向高峰,同時也讓除了14族以外的原住民族群開始重新認識自身的文化以及歷史的傳承,這篇論文寫於2007年,所以無法將這部電影列入討論之中。而這部電影同時也讓非原住民族群的人感到歷歷在目,彷彿在那樣的時代裡,共同對付同一個敵人的那種情緒,是激昂的。(這裡不列入自己人陷害自己人的部分)

 

二、文學中的原住民

在六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中,我們看不到有任何關於原住民文學的出現,而近來才有較著名的原住民文學家漸漸把作品帶入世人眼中,在經歷過抗日文學、反共文學、瓊瑤文學的洗禮,許多人早已對這樣的作品感到膩煩,所以原住民文學常將讀者帶往一種親近大自然,從旁觀的角度看原住民文化,這類的作品常將讀者帶往不一樣的視野。在國中及高中的國文教材中著名的〈飛鼠的記憶〉以外,似乎較少看到原住民文學納入國文教材中,這是編著教材的教員需要多去注意的部分,台灣文學也是有相當份量的。

 

撰寫論文時常被主觀意識拉著走,作者以比較旁觀的角度去撰寫,這點是筆者需要去學習的。而電影及文學中的原住民,也從以往被輕視的角度拉高至平等的地位,世人不再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而以尊重、接受的態度去觀看原住民相關文學以及文化,這也是處在多元文化之稱的台灣必須具備以及擁有的畫面。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