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課程簡介
01.古典主義 馬偕 李春生 林獻堂
02.後殖主義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02.族群文化 外省文化 新住民文化
吳振芝,〈億載金城研究〉,讀後心得,許世賢
該文主要是在探討台南億載金城的歷史。清代時期,因為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導致當時的日本有意對台出兵。當時日本對外動武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朝鮮,而另一個則是台灣。不過因為當日本國內尚未穩定,所以日本便放棄征台,但也因為此事而引起清廷對於台灣海防之重視,因此便命令牡丹社事件發生後,來台巡視的官員沈葆楨負責億載金城的建設。建設地點乃是由沈葆楨實際考察所選定的,並且在建設時兼具防震與防雨的設計,億載金城建成後成為中國內地河岸砲臺建造之範例,影響極為深遠。億載金城之建設,由於距今已年代久遠,再加上相關文獻的佚失,因此對於原本建設億載金城所耗費的時間與實際範圍,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而現今所見之億載金城的規模,更是在原本建造完成之後,清廷又有所增建而成;此外原本的木橋,今人又將其改建成混凝土橋,而大砲亦只剩下一尊。由此文中,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台南億載金城的歷史演變過程。
顏亮一,〈全球化與在地歷史意象的建構:台灣古蹟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讀後心得 謝明道
台灣的古蹟保存概念要從1970年代的鄉土論戰中才萌芽,而且必須與當時的國家政治政策相符合,也就是建立在以中華文化為依歸,保存的文物必須負有「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的政治功能,才符合政府當局的「政治正確」,也才有被保存下來的可能。
以這樣的思維所保留下來的古蹟,當然完全無法忠實呈現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樣貌。原住民古蹟文物、日本時期的建築古蹟,完全被忽略,像是台灣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些歷史。然而,古蹟的保存必須貼近人民的歷史記憶,才是站在國家立場為人民保留歷史建構權的成熟做法。如果一味的拆毀透過有色眼鏡篩選過的歷史古蹟,人民無從建構完整的土地歷史記憶,這樣的國家可說已經接近滅國。
所幸台灣在李登輝主政之後,學者覺察保留古蹟的重要意義,主政者也本著加深「本土化」的國家認同,擴大古蹟保留、修復的涵蓋面,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讓土地的歷史記憶得以透過古蹟的保存而正確的延續。
全球化的風潮中,在地的文化保留與呈現,更是每個國家刻不容緩的問題。唯有加深對土地的認同,才能立足在世界的舞台上。
〈全球化與在地歷史意象的建構:台灣古蹟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心得筆記 吳庭宇
全球化並不是一個經濟文化之流從中心向邊緣擴散的單向過程,而是互相連結郤又彼此斷裂的人群、意象、技術、金錢與意識形態流動之間的互動。面對如同地球村般,趨於同質化的情形下,世界各國拋出「在地化」聲音,企圖從全球化的浪潮侵襲中,彰顯自以在地的文化價值。本文即以「古蹟保存」的角度來詮釋在文化資產上,台灣在地歷史的意象建構。
古蹟的保存相關概念,過去有好長一段時間是為官方所忽視、遠離社會公共生活,直到1970年代,學者鼓吹、實作,相關領域知識引進以及台灣建築史的建構考察修正,使得古蹟保存立於較好的基礎上得以推動。
1982年,文資法的通過,古蹟保存被具體落實,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以歷史事件之視覺再現來重新界定國族的集體記憶才是古蹟保存事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建構群體認同的實踐之一。然而適逢當時台灣面臨重大的政治意識形態轉變,本土化、民主化崛起,古蹟保存的制度化卻僅局限於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民眾並無實質參與討論的權利。爾後台灣出現「聚落保存論述」以及「社區總體營造」兩種文化保存的聲音。
古蹟保存政策相當程度反映了政府在主導台灣文化政策的趨勢,它所牽扯的包含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外,然而須注意的是,所謂「在地化」,是指稱相對於全球在資本主義影響下所造成的文化同質化,抑或是相對附屬於中國的「中華文化」,其中的游移透露台灣身分的不確定性。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