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0 years, 9 months ag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

 

01.古典主義 馬偕 李春生 林獻堂
02.後殖主義
03.認同主義 國族主義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02.族群文化 外省文化 新住民文化
03.傳統文化 宗族文化 歷史文化 傳統文化

 


廖清海,〈西螺七嵌武術的起源與衰落之考察〉,讀後心得,許世賢

 

        本文主要是對於西螺七嵌當地武術的興起與沒落加以介紹。西螺七嵌當地多為張廖氏的後人,張廖氏的後人生前姓廖,死後則改姓張。西螺當地是著名的米倉,所以張廖氏的後人於清初時移民至此,由於當地多為閩南人,所以張廖氏後人遷移至此之後,對外說閩南語,對族人則說客語,藉此維持宗族的向心力。西螺七嵌此名則是來自於張廖氏後人遷移至西螺後,主要分布的七個區域。

        阿善師早期在福建莆田少林寺習武,最初落腳嘉義,後受張廖氏族人之邀至西螺開設武館,讓該族子弟於農閒時期習武,以保衛家園,強身健體,使得西螺一帶,習武風氣鼎盛。

        後來由於張廖氏與李、鐘兩姓的族人發生械鬥,對於是否進行械鬥,張廖氏族人本身意見分歧,因而導致族人分裂,再加上此次械鬥長達三年,械鬥雙方損傷慘重,而農事亦因此荒廢,人丁嚴重損失,因而導致張廖氏的沒落。之後張廖氏族人又參與抗日行動,受日本台中守備隊的嚴重打壓,而西螺當地的武館亦被迫關閉,使得西螺武術從此沒落。

        戰後建立振興宮以祭祀阿善師,並建立阿善師墓園。然後修健崇遠堂為張廖氏的宗祠,以凝聚族人的向心力。此外更成立西螺武術園區以推廣阿善師所傳授的武術。由於雲林是台灣布袋戲的重鎮,所以西螺七嵌的故事亦被拍攝成布袋戲,民國61年華視拍攝的電視劇「西螺七劍」亦是以西螺七嵌當年的故事進行改編,創下閩南語劇播出集數最高的記錄。民國7590年再度拍攝「新西螺七劍」與「西螺七嵌」電視劇,亦讓人對於西螺七嵌的故事印象深刻。

 


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憲政改革>讀後心得  謝明道

 

 

台灣的憲法面臨的問題:j憲法的身分錯亂: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卻拿來完全不同規模、國情的台灣來,硬要套在台灣實施,造成疊床架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切不斷「中國因素」對台灣發展的干擾。k憲法的功能扭曲:「總統制」或「雙首長制」的曖昧不明,國家認同爭議與族群差異所造成的社會分歧或深層矛盾,也使這個結構問題更形惡化。

台灣的族群方面也有三大類問題:j本省/外省k原住民/漢人l閩南人/客家人,歷史的因素造成台灣的多元族群現象。雖然台灣社會的族群差異與國家認同之爭十分嚴重,而且一直在各個社會場域,尤其是政治領域,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但是目前雖然仍未危及憲政運作的基礎,然而長遠來說,卻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與處理的兩個相關的難題。

作者提到:既然族群想像的對立是存在的事實,尊重既有族群文化差異與文化認同,就應該是台灣社會目前需要的憲法原則。另外,年輕一代的國家認同差異愈來愈小,隨著民主化的程度愈鞏固,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差異有可能逐漸平息。

而台灣的原住民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遭到外來族群壓迫的血淚史。原住民在外來政權強勢文化壓迫之下,族群的集體認同逐漸消失。80年代展開的原住民運動則呈現出三大面向:亦即正名運動、還我土地運動以及原住民族自治運動。透過正名還我姓氏、恢復傳統領域等的運動,漸漸找回原住民族的尊嚴及集體的認同感。

個人認為憲法的改革的確是一大工程,如何正視四大族群在台灣社會的歷史糾結,訂定出符合國際人權要求的一部憲法,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清治晚期~日據時期(1850-1945)台灣的地方家族與民間社會—以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及竹塹鄭家為中心〉心得筆記    吳庭宇

      本文以西方民間社會(civil society)的概念檢視台灣清代至日治時代,諸如板橋林家、霧峰林家等地方性累世之家,其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清代前期,台灣從移墾式社會逐漸形成定居化社會,而原先由地域結合的宗族組織亦逐漸轉型為以姓氏宗族為主的地主家族,當這些家族有一定資產後,透過經商,鞏固地方勢力,甚至以地方領導者身分,處理地方社會的事務。然而細觀與1718世紀自西房緣起的「民間社會」是有落差的,民間社會與現代國家的興起、民主化的意識、大眾媒體傳播和社會福利是密切相關,但台灣的地方家族在清代趨於「妥協」國家權力之下;日治時代這些家族起初採不合作態度,待日本政權穩定後,轉為認同、支持,進而成為仕紳階級。他們居於社會領導階層,又能繼承祖父輩的經濟勢力,與當時一般老百姓非常不同,且他們能參與政府相關事務,但並無實際決策權。

 

我認為其實能延續本文作者文章的架構,置於戰後脈絡,檢視自國府統治台灣後,地方家族的勢力是否有所增減,而其扮演的角色為何?隨著時代的變遷,是否會改變這些地方家族勢力的條件,他們又如何與資本主義下的產物─財團有所抗衡?或許後續有待研究者進一步釐清和探討。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