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課程簡介 

 

06.改革主義 雷震 杭立武 李居萬 高玉樹 自由中國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從電影《父後七日》探析台灣喪禮文化之生死價值蘊涵與社會禮俗〉讀後心得    林家丞

 

人有生老病死,在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都會遇到親朋好友陽壽已盡,而參加該親友的告別式之經驗。

在《父後七日》中所探討的,除了是喪禮文化外,更添加一份喜劇元素、通俗情節的成份;例如阿梅在述說師公與姑姑的感情時,用了一種《藍色蜘蛛網》的節目風格述說,而每每在誦經時,師公一句「女兒來哭喔」,不管阿梅在做什麼,都要立刻趕到,甚至在吃飯時還將飯粒吐到大厝上,實則令人啼笑皆非,在這樣嚴肅的電影之下,添加了一份輕鬆的風格。

而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許多傳統的喪禮儀式,例如在大體旁邊放他生前最愛的東西,燒紙紮的房子給往生者,還要每個人站在四個方位,以防有孤魂野鬼搶走該房子。另外在台灣社會裡,常會以香菸祭拜往生者,也是相當奇妙的一環。因為在世的親朋好友總認為以香菸祭拜,往生者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也可以跟在人世間一樣抽的到,其實背後影射出人類的情欲與改懷,因為認為對方不是消失,只是走到不一樣的世界裡去,所以當我們有說有笑的時刻,對方也會存在在我們身邊。

而在喪禮儀式上,有結婚有後代子孫的跟未婚嫁的往生者也有許多分別,例如未有婚娶的往生者不能在家裡擺放靈堂,必須移到殯儀館去,也不隨意發放訃聞,因為這是不光榮的事。而尤其對於未婚嫁的女子來說,往生後牌位不能跟公媽放在一起,只能寄放在菜姑庵,但如果是未婚娶的男子,往生後卻可以把牌位跟祖宗放在一起,這也顯示出傳統社會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差異。

因為道教在台灣盛行的關係,所以喪裡常讓人跟詭異、陰森的氣氛聯結在一起,其實如果是自己至愛的親人,這樣的氣氛就會自然的消失,而在道教的習俗裡,往生者會在頭七得知自己已經死亡,會變成親朋好友看的見的物體探視,但這樣的根據無法確實證實,在電影《打鬼救夫》裡,妻子為了讓老公的魂魄復生,將老公化身的鳥保護好,頭七那天將要來帶走老公的黑白無常整的無處可逃,最後成功救回老公的性命。這樣的情節或許是影射出親朋好友對往生者的不捨,而希望往生者可以回來一樣,但是不是真可以這樣做,文獻上還未曾有過這樣的記載。

喪裡通常是往生後,為他舉辦最後的儀式,也顯示出人在經過生老病死後,有始有終的結果;而告別式也是親朋好友對往生者的懷念,藉由這樣的懷念將往生者推到內心最深處,儘管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看不到他的身影,但只少自己可以陪他走完最後一程。 


許瑛昭、許鶯珠〈媳婦在喪葬禮俗中的角色與心路歷程-從本土的儀式出發〉讀後心得    吳庭宇

 

         人自呱呱墜地,成為社會體系中的一份子後,隨著人生各階段不同,就其性質與對象的因素發展出富具意義的生命禮俗。在台灣的民間傳統文化中,喪禮與祭禮、婚禮和冠禮並列為人生四大禮,而一般人對於喪禮懷抱戒慎恐懼,慎重其事。喪葬禮俗牽涉到宗教信仰與民間風俗,這樣的儀式也提供了角色與社會關係的定位與再確認。本文以在夫家中,擁有外人、女子又是晚輩此三種特殊份的角色-「媳婦」,藉由訪問四位曾經歷公婆去世,在喪葬過程中有所體驗且願意分享經驗者,從中了解其在喪葬禮俗中的角色認知、情緒反應、心路歷程等過程。

 

 

         大抵而言,在喪葬禮俗中,媳婦是扮演著傾聽與支持、輔助執行與監控、意見提供、協調溝通的工作,這也顯現著「媳婦」其實長期在父權體制下所賦予的地位與無形作用。關於「媳婦」角色的探討,歷來諸多學術文獻進行探討分析,而眾多文學、電影、電視劇也多以此為發揮,呈顯當下社會的常態。這也讓我想起最近收看一部韓劇:「順藤而上的你」,其中主角所說的台詞成為本戲探究的主軸:「女兒活在現代,但媳婦還是活在朝鮮時代」。由此可見,不管是台灣或是韓國,女兒跟媳婦兩種不同身分,在整個文化社會傳統價值觀的「規訓」下,卻有截然不同的思維和對待方式,即便現今已吸收西方男女平權自由的觀念,亞洲國家或許是經歷儒家思想薰陶及數千年封建體制下影響,在生命禮俗、家庭分工上仍顯著看見強烈的殊異性。然而,從另一角度而言,可透過差異理解一地的社會概況之餘,其所引發的蝴蝶效應,亦有助於衍伸研究,諸如分析該文化體的社會福利、醫療教育、產業發展等多元層面。

 


二階堂善弘 〈關於民間寺廟祭孔的狀況─以閩台地區為主〉讀後筆記 許世賢

 

      在該文中提到在中國本土的祭孔風氣不盛,現今的孔廟多為觀光用途。而祭孔典禮多為由政府所統一舉行。

 

      一般的文人或者是平民百姓大多祭拜的是文昌帝君。而民間信仰也多為佛、道兩教,即使是儒教也只是祭拜文昌帝君而已。

 

      在台灣的廟宇當中目前也就只有大龍峒的保安宮有在祭祀孔子,台灣的文人與學子也都是以祭拜文昌帝君為主。

 

      大龍峒由於在清代時有陳維英在當地進行教學,所以當地文風鼎盛、士子如林,而當地的祭孔風氣也較為盛行,也因此當地的保安宮才會祭祀孔子,而在之後更是設立了台北孔廟。

 

      在日治時期台灣各地有「鸞堂」的出現,它主要是在傳播儒家思想,並且以宗教信仰的方式進行傳播,不過它與傳統的儒教信仰又有所不同,日本人甚至認為它是邪教。

 

      在海外的華人地區有關於祭孔的情形與台灣有些相似,都比中國本土來得盛行多了。

 

      此外在清代時期各地紛紛設立書院,而在這些書院中主祭五文昌,另外還有祭祀孔子與朱子。而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所以台灣各地的書院會自行舉辦祭孔典禮。其中位於板橋的大觀義學更是由漳州與泉洲人所共同設立的,由漳州人出資,泉州人去任教,成為清代時期漳州人與泉州人和平共處的歷史見證。

 

      而在如今,台灣的祭孔典禮仍是以官方舉辦的為主,不過在台灣各地也會有自行舉辦的祭孔典禮,但是民間的信仰裡,仍是以祭拜文昌帝君較為盛行。

 


許瑛玿,許鶯珠〈媳婦在喪葬禮俗中的角色與心路歷程〉讀後心得    謝明道

 

        生老病死乃是人生的大事,台灣的傳統價值觀念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為人子女在面臨長輩的過世這件大事時,除了傳統思想加諸於身上的束縛之外,媳婦的角色尤其微妙複雜,滿足家族的「社會觀感」成了莫大的責任,落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媳婦身上,在親人前來致哀時的「哭功」表演,顯得台灣喪禮習俗當中「人際壓力」的無意和做作。

        本文作者分析了四位高學歷的媳婦在公婆喪禮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深入訪談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後,進行質性的研究,有的是剛嫁入婆家兩個月的時間,有的已經為人媳婦有十八年的時間。不論婚齡時間的長短,其實媳婦的角色除了為人晚輩之外,另一個角色是為人妻。在整個喪禮的過程中,先生面對自己的父母過世,內心所承受的壓力和感傷必定大大影響了生活秩序。這時候除了扮演媳婦的角色外,如何輔助先生走過生離死別的傷痛,也是為人妻的四位受訪者的重要功能。

        電影「父後七日」中所發人深省的橋段,原來不是電影效果,而是真實的在台灣社會各個階層上演。喪禮中媳婦自身也會有悲傷、恐懼的心理,但在滿足各方家族親戚對於傳統中「媳婦」的角色,這些屬於媳婦自己本身要去面對和承擔的情緒,完全沒有人可以分擔,這是媳婦難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