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課程簡介 

 

01.古典主義 馬偕 李春生 林獻堂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余舜德,〈江南民居家具在台灣〉讀後心得                        謝明道

 

        中國五千年傳統歷史中,因為風俗民情的關係,家裡使用的家具從來都不是市場上買賣的品項。但1980年代中期開始,當上海宣布開放文物買賣後,江南地區成千上萬的小個體戶立即投入這個市場,連原本經營新製紅木家具的國營事業也進場,整合成江南繁榮的骨董家具市場系統。驟然開放的骨董家具市場,滿足了歐美、日本、新加坡、與台灣等對中國古老文明的憧憬。

        台灣的骨董家具業者,著眼於新一波中國風「懷舊」家具的浪潮,大量自中國進口江南式的古董家具,點綴在新式建築、居家環境、茶藝餐廳、婚紗攝影店,企圖營造一種「復古」風味,顯示品位的與眾不同。作者試圖深入探討的是,經歷「現代化」價值觀念的洗禮後,台灣引進這些在歷史淵源不盡相同,在象徵意義上也有些許差異的中國傳統家具,如何被台灣家庭採用來創造一個現代家庭居住空間與歷史文化認同?

        「現代」與「傳統」的歷程之間,對於家具的觀念已被重新整理過。原本中國農業社會的「古」「舊」家具,已經瀕臨淘汰,卻在80年代的骨董熱潮中進入到台灣的家庭中。而古文物不但蘊含歷史見證的意涵,更是一個國家保持其民族、文化的完整性,要積極建構的歷史完整性。然而,台灣的骨董風卻迷上年代久遠卻與台灣歷史淵源不甚相關連、象徵意義也不同的「明式」家具,這背後的因素值得深入探討。

        明式家具線條簡約、精雅而富有人文氣息的造型美,相對而言清式家具就比較造型華麗、雕工繁重,台灣的消費者對於明式家具明顯的有所偏好。民居家具相對於皇室宦臣所收藏的稀有骨董,更有機會進入一般家庭中,成為「把玩」的收藏品。這不只是流行週期的轉變,更代表背後消費文化的時代意義。家具業者所賦予這些「古物」的種種小故事、稀有性,甚至對現代家具的機械製作、不堪久用、夾板金玉其外等多加批判,大力鼓吹手工製造的精巧、經久耐用的卡榫接頭、實木的稀有性等消費觀念,讓消費者在下手購買價格相對現代家具稍高的骨董家具時,有「物超所值」、「品味非凡」的附加價值。

        美醜的感受是相當主觀的經驗,但近來的人類學家研究也發現,感官同時也深受文化和歷史的影響。因此,二十世紀末的骨董家具進入台灣家庭的熱潮,在「阿嬤的老舊」家具的背後,其實是注入了全新的美學觀點。重新學會認識原木的潤澤、花紋、觸感、卡榫的精準等,全新建構一種「古就是美」的價值觀,也是一種「現代之美」。

 

 


諸葛正、林瑩貴,〈台灣日治時期稻草工藝的發展〉,讀後心得,許世賢

 

        稻米與甘蔗是日治時期台灣中南部地區主要栽種的農作物,而當稻米收割完畢之後,剩餘的稻草往往會被農民用火燒掉以當作農田的肥料或者是鋪在屋頂、以及做為煮飯時的燃料使用。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稻草工藝的技術來到台灣,因此日治時期的稻草工藝成為了當時一個特色產業。稻草具有可大量取得、易於加工並且兼具各種材料特性這三種特色,所以稻草對於農民而言可說是一種黃金財。

 

        台灣早期的農民常用稻草來編織草鞋,製作過程中會用到矮椅條、草鞋耙、草鞋橇、草鞋槽、草鞋腰、木槌、剪刀這七種工具。稻草除了是農家們生產副業的原料之外,在農業上有像是作為耕牛的飼料、堆肥,或束紮成稻草人等的貢獻。同時它也可以作成草批、掃帚、覆蓋在果樹下以減少雜草生長、樹木移植接枝、防風遮屏等功用,所以稻草對於農民而言可以說是用途極廣。

 

        台灣有計畫的發展稻草加工業是從日治時期開始,由總督府所提倡推行。剛開始日本人亦不曉得稻草的多方面用途,一直到了日本內地開始盛行稻草工藝之後,才開始引進台灣並且加以重視。稻草工藝產品的價格與其生產數量息息相關,此外,稻草工藝產品的需求量也與當地的產業、地方特色,有頗為密切的關係存在。因此一個地方的稻草工藝是否興盛,與當地的人口數和產量息息相關。人口越多的地方,消費的市場就越大;而利用機械輔助生產之後,則可以讓成本降低,使得售價跟著便宜。在當時除了製造草履()、草蓆之外,藁繩(草繩)亦是當時的重要產品之一。而稻草工藝產業直至大正年間,才開始由人力加工轉型成機械輔助製造。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所以稻草的各個用途已經逐漸被其他產品所代替,因而使得稻草的價值越來越低,但是在日治時期稻草工藝可以說是當時民生文化的重要產物,是因應當時社會環境需要的存在,其反映出了台灣先民的生活史。


台灣客家流行音樂之西方三聖之二 - 涂敏恆    徐智俊

 

 

 

涂敏恆(1943年2月12日-2000年3月14日),台灣客家籍作曲家,生於苗栗縣大湖鄉,畢業於大湖國小、大湖農工初級部、建臺高中以及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

他整理出近三百首的歌謠,像是《客家本色》、《我是客家人》,幾乎已經成為客家人聚會必唱的歌曲,也創作了一首著名國語流行歌曲《送你一把泥土》。其它代表作品有《死河壩》、《月光光》、《紅梅》、《乾杯》、《感謝》、《昔時賢文》、《總講恩無緣》、《客家進行曲》、《大憨牯汽車》、《南庄細妹》……等。

 

【送你一把泥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Fmik9dPHY

 

涂敏恆於政治作戰學校畢業後,曾擔任過民生報影劇記者多年, 1970 年正式踏入流行歌壇的創作之路。 1972 年獲中視金曲獎,同年為陸軍所寫《陸軍十大新觀念》一曲,風行多年。 1974 年以《羅福星烈士頌》八樂章清唱劇,獲教育部黃自紀念獎。 1980 年寫作《送你一把泥土》,傳唱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的華人樂壇,其國語歌壇主流創作人的地位乃日益穩固。然而在此掌聲背後,總覺欠缺了什麼,似乎來自於血脈深處的客家母語正在呼喚著他。在這一段期間,涂敏恆與小時候的玩伴(當時也正在螢光幕前歌發展的)吳盛智,有鑑於客語式微,客家人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流行歌曲可唱,乃相互砥礪並一起毅然決然地投入客家歌曲的創作。《捱係客家人》是他們合作的第一個曲子,涂敏恆作詞,吳盛智作曲,該曲由池秋美主唱,發行之後(歌林唱片出版, 1981 年)受到各界廣大的迴響。這是第一首有別於客家山歌、小調的客語原創歌曲,它的成功,也順勢揭開了台灣近代客家創新歌曲的序幕。

 

 

 

1983 年 12 月,與涂敏恆合作愉快的摯友吳盛智遭遇車禍驟然辭世,這個事件對涂敏恆衝擊很大,也更堅定了他創作客家新曲的心志與意念。 1990 年代末期,他甚至以每三天寫作一首新曲作為自己努力的進度,以期達到三千首的目標。天不從人願, 2000 年 3 月 14 日 ,涂敏恆駕車失事,於家鄉大湖三寮坑路段,當場不治身亡,享年 57 歲。

 

          作有《死河壩》、《客家本色》 、《送你一把泥土》、《月光光》、《紅梅》、《乾杯》、《感謝》、《昔時賢文》、《總講恩無緣》、《客家進行曲》、《大憨牯汽車》、 《南庄細妹》、《我是客家人》……等。儘管創作量這麼大,涂敏恆並沒有特別偏好某一類型的音樂,反而認為自己是個包容性強、不拘形式的自由創作者,只要有所靈感,只要鄉親要求,皆可下筆,並沒有所謂的「涂式風格」。而為了不使自己在創作上受到侷限,他也習慣每寫完一首歌,在錄製完成後,就把腦袋記憶歸零,以為下一首歌曲留下全新的創作空間。也因此,他對於自己的歌沒有一首能完整背誦,甚至連名揚海內外的《客家本色》亦然。

 

【紅梅】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006ob_AwM

 

       基於著作權的緣由,涂敏恆的客家歌曲其歌詞多半由自己填寫,他自幼深受國學薰陶,及長尤不忘自我充實,曾讀過全套《資治通鑑》、唐詩、宋詞、元曲、現代散文、小說、新詩等,閱讀廣泛,於「民生報」擔任記者時,也習慣博覽眾報以知己知彼,這些經驗豐富了他的文學素養,因此,任何題材,信手拈來,皆可入唱。在曲調旋律方面,由於考慮到唱片消費市場的多元,例如聽眾有老人家、有年輕人、有小孩、有識字的、有不識字的、有人愛聽老歌、有人愛聽西洋歌曲、有人愛聽日本歌、爵士樂、搖滾等,他儘量嘗試各式的曲風,舉凡抒情的、進行曲風的、搖滾、香頌、童謠乃至黏巴達舞曲風格的作品應有盡有,聽眾可以各取所需。至於作曲的原則,他一向秉持的信念則是「歌曲應好聽好學,歌詞簡單有意思」,因此,各類風格的歌曲,「好聽,易學」,是其共同的特色。足見涂敏恆為了推廣客家歌曲,為了讓每一個年齡層的客家子弟皆有歌可唱,可謂用心良苦。此外,他並嘗試採用「四縣」與「海陸」雙聲發音的模式寫作,此舉對於日後不少年輕作曲家勇於以「海陸客家歌曲」的創作為標的,有相當程度的啟發作用。

 

     有感於客語的式微、以及一般人對客家音樂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傳統山歌小調,身為客家子弟的涂敏恆毅然決然地投入客家新曲的創作,並成功地成為了先驅者,不僅留下數量眾多的作品,也為年輕一輩的客籍作曲家開闢一條新路。他曾自我調侃「創作是一條不歸路,是苦悶的象徵」,何況客家歌壇的市場狹小,對創作者而言更是困難重重。但是他無怨無悔地走上這條不歸路,他個人的苦悶、孤寂與無助,相信是遠遠超過任何其他族群的作曲者。可堪安慰的是,在他之後,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客家歌曲創作,不僅展現出更多元性的文化面貌,也來勢洶洶地在台灣樂壇開闢出一片天地。而涂敏恆本人的歌曲,有不少深具客家族風的驕傲,並彰顯了客家民族的優越感,因而成為了客家族群的精神象徵,相信這也是他始料所未及者!

 

【客家本色】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0T_P2K6kQ

 

【練唱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kNTUGxO4p0

 

 

客家本色

 

唐山過台灣 沒半點錢

煞猛打拚耕山耕田

咬薑啜醋幾十年 毋識埋怨

世世代代就恁樣勤儉傳家

兩三百年無改變

客家精神莫豁忒 永遠永遠

時代在進步 社會改變

是非善惡充滿人間

奉勸世間客家人 修好心田

正正當當做一個良善介人

就像偲介老祖先

永久不忘祖宗言 千年萬年

 

 

 

hagˋ gaˊ bunˋ sedˋ

 

 

 

hagˋ gaˊ bunˋ sedˋ

tongˇ sanˊ go toiˇ vanˇ

 moˇ ban diamˋ qienˇ

sadˋ mangˊ daˋ biang gangˊ san gangˊ tien

ngauˊ giongˊ codˋ cii giˋ siib ngienˇ mˇ siidˋ maiˇ ien

sii sii toi toi qiu anˋ ngiongˇ kiunˇ kiam conˇ gaˊ

liongˋ samˊ bagˋ ngienˇ moˇ goiˋ bien

hagˋ gaˊ jinˊ siinˇ mog vogˋ tedˋ iunˋ ienˋ iunˋ ienˋ

 

 

siiˇ toi cai jin pu sa fui goiˋ bien

sii fiˊ san ogˋ cungˊ manˊ nginˇ gienˊ

fung kien sii gienˊ hagˋ gaˊ nginˇ xiuˊ hoˋ ximˊ tienˇ

ziin ziin dongˊ dongˊ zo idˋ geˊ liongˊ san ge nginˇ

qiu qiong enˊ ge loˋ zuˋ xienˊ

iunˋ giuˋ budˋ mong zuˋ zungˊ ngienˇ qienˊ ngienˇ van ngienˇ

 

 


道卡斯的草編-藺草博物館       徐智俊

 

 

 

 

從清雍正五年,住苑裡鎮已歸化平埔族道卡斯人(昔稱番婦)浦氏魯禮和納斯烏茂,曾擷取大安溪及房裡溪下游兩岸沼澤地野生藺草、曝曬壓扁編成草蓆、籠頭等用具。 

直到明治三十年,當時有總督府苑裡辦務署署長淺井元齡的構想,加上西勢庄婦人洪鴦在編織草帽上的嘗試與創新,並且廣為教導當地民眾做,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政策推動,才使得這項地區手工藝轉變為以後的產業。「苑裡帽蓆」從日據時代開始,一直以日本為最大的外銷市場,而且也廣受日本人的歡迎。民國二十五年外銷盛時,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帽子,佔臺灣省五大特產的第三位,僅次於 糖和米。 

臺灣光復至大陸淪陷期間,更是苑裡帽蓆的黃金時代。主要的外銷市場為大陸,當時由於外銷價格高,工資亦高,婦女每日所得高出男人甚多,所以流傳著這首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歌謠,在當時,只要家中有人從事帽蓆的編織,就夠維持整個家庭生計。 

民國四十四年,苗栗縣婦聯會理事鄒靖透過蔣夫人,提倡全省童子軍帽改用草帽之後,銷路大增。民國四十五年至五十年年間帽蓆產業欣欣向榮,北到新竹,南至安平皆有從事帽蓆編織工作。 

但在民國六十年,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因漏稅官司纏訟而結束,相關受累公司倒閉,再加上社會變遷及工商業發達,婦女多湧進工廠賺取較多之工資,帽蓆業一落千丈。直到現在,台灣產業外移,以及東南亞、大陸、韓國廉價之草編工藝品傾銷到台灣,帽蓆業之盛況已不復在。 

為了紀念這個產業在苑裡地區的文化影響,苑裡農會總幹事鄭炳輝先生發起,並獲得當任農會理監事及地方父老的認同,同意由農會公積金提撥五百萬元,加上行政院文建會的補助五百萬,在苑裡山腳改建了現在的藺草文化館。

 


 

〈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讀後心得    吳庭宇

 

     19世紀後至20世紀初,英國在William Morris領導下,展開「美術工藝運動」(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生活藝術化運動,對當時西方各主要的美術運動如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cession)甚至是包浩斯學派(Bauhaus)產生影響,另外對當時的日本民藝運動亦產生間接引導作用。本文從柳宗悅與顏水龍兩位工藝大事的生長背景、工藝認知以及工藝運動的實踐深入探討。

 

     顏水龍的工藝理念,深受柳宗悅影響之深。兩人皆堅持工藝非單純停留在美感層次分析,而是植基庶民社會,結合地方色彩和實用價值,賦予民族精神以及物質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大抵而言,柳氏重思想及觀念啟迪,顏氏則以實際製作與設計具體實踐。基於柳氏的身世與人脈,使民藝運動雖無官方支持,卻在民間的力量支持下,得以成立相關協會並順利執行事務;而顏氏以一人為中心,人力單薄使運動推展更為艱鉅,社會環境和資源亦缺乏有力的支援。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