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101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 

 

台灣人文思想與文化史


 英文課名  Humanist Thoughts and Taiwan Cultural History
 授課老師  楊聰榮

 

本週主題:課程簡介 

 

01.古典主義 馬偕 李春生 林獻堂

01.族群文化 福佬文化 客家文化 原住民文化

 

 

 

張志樺,〈臺灣文學中的咖啡時光─以日治時期臺灣小說. 中カフェ所呈現的空間為探討對象〉,讀後心得,許世賢

 

        日治時期的台灣咖啡館與喫茶店不只是文人雅士的聚會場所,亦具有一種被殖民的色彩隱藏在其中。此外當時的台灣咖啡館內還有藝旦與女給的存在,含有情慾的性質在其中。

        三○年代的台灣其情慾消費空間從傳統的酒樓演變為現代的咖啡館,早期詩人多在九樓舉辦詩會,而在三○年代的文人們在流行在咖啡館進行聚會。這種情慾消費空間的興盛,總督府亦有推波助瀾,例如舉辦各種花魁或女給的選美活動。而在三○年代的台灣就是咖啡館的時代,而在當時女給的興盛亦是當時咖啡館文化的重要特色,而從事女給這個工作則必須接受相關的訓練才行。咖啡館內的音樂、燈光與裝潢布置,構成了其獨特的溫和氣氛,但是同時也對於其內的情慾消費有極大的催化作用。在三○年代,咖啡館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使得許多有志青年沉淪其中,這或許正是總督府的目的之一。

        在三○年代,台灣這種帶有情慾消費的商業型態的咖啡館大量出現與盛行,然而以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為經營方向的沙龍式的咖啡館在當時亦有其一席之地。所以無論是哪一種型態的咖啡館,在描述三○年代的文學作品中,成為時常出現的空間場景。

 



徐純,〈在地方博物館看見臺灣意識〉讀後心得    吳庭宇

 

博物館具有「文化載具」的身分,從西方博物館運作中,可得知若要使博物館運作對於社會變遷有影響力,必須具備三要素,一為必須持有創新觀念,引領人才進入,且這個思想需要正面並肯定為社會所接受;二為時間與社會環境氛圍必須正確的配合;三則這股力量需造成運動,以獲得資源及財源完成。

 

博物館應與常民生活和現實緊密結合,從博物館在西方和台灣的歷史脈絡,可歸納出過去幾乎「由上而下」、偉人的歷史詮釋,導向大眾用自己的社會力量或民間運動的具體行動來表達其意見,要求參與活動。而也呈現了在文化政策上,少根性民主和社居的概念,慢慢植根在大眾生活中,反映其意識形態與價值觀,藉以建構其相中的公民社會,無形中塑造公民的文化認同。需要省思的是,台灣長期以來「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的政策規劃與擬定相同,然實際上兩者的實質功能並不相同,但在長期的官僚體制下,如何落實「文化行政化」似乎是較現實的目標。

 


〈地方的時代與文化的時代 —以地方為主軸的文化政策思考〉讀後心得,林家丞

 

本文所討論的對象為宜蘭,當初由吳沙帶領一群羅漢腳所開墾的地方,其中也發展出影響四0~六0年代傳統戲曲文化的歌仔戲,而發展到了現代,宜蘭雖然處在東部,但因跟台北相近,因此與現代化並不會脫軌太多。

宜蘭的交通自從雪山隧道的開通以後,變得更加便利,而羅東夜市也吸引許多觀光客,使得羅東夜市躍居臺灣十大夜市之中。近年來也有許多文藝文化方面進入宜蘭,宣傳當地文化,有名的冬山河公園每年夏季舉辦的童玩節,吸引相當多的人潮;而傳藝中心裡的老街、古早味、童玩、表演等,讓人流連忘返,在裡面似乎可以進入時空隧道,走進祖父輩的年代,那樣的單純以及童年的歡樂,都盡收其中;每日固定時段的表演,將傳統文化以一種新的面貌帶給觀眾,我們可以欣賞歌仔戲、傳統舞曲,之前筆者曾跟同學到這裡參觀由大陸表演團體帶來的表演,令人讚不覺口,而透過一種園區的經營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使得宜蘭成為一個保存傳統文化的重鎮,藉由這樣的宣傳,讓宜蘭雖然位處於東部,卻從來不與現代脫軌,而同時又兼顧文化的傳承。